浙江衛視節目單上顯示,本周五,也就是9月8日晚,《中國好聲音》將復播,而在周六、周日將重播。
時隔兩周,2023年好聲音迎來復播,難道官方調查結束了?當然不到最后一刻,《中國好聲音》是否能夠成功復播還是未知數。
2023《中國好聲音》僅僅播出四期,就因為李玟事件而停播。
8月25日,又到周五,本該是2023好聲音播出第五期的日子,中午11點,浙江衛視官博正式發出公告,2023《中國好聲音》正式暫停播出。
給出的原因是, 「觀眾和網友反映的《中國好聲音》節目的問題正在調查之中」,所以暫停播出。
那麼問題又是什麼呢?
首先自然就是李玟錄音事件。一段9分鐘李玟控訴好聲音的錄音曝光,頃刻之間掀起軒然大波。而此時的好聲音雖然正常播出,但是早已處于風口浪尖。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沒想到如今李玟這段控訴好聲音的錄音曝光,更是讓好聲音雪上加霜。
即使好聲音節目組很快就對這段錄音做出了回應,可是難以平息風波。透過回應,只是讓大眾看到了好聲音的傲慢,并沒有一絲悔意、歉意。
所以這樣的回應是無用的。
李玟錄音事件持續發酵,更多關于好聲音的問題被揭露、曝光。
而這就有了諸如「50萬轉身費」、「學員3000萬元購買冠軍」等事件持續發酵。
最終就是浙江廣電正式發文表示將調查核實。而在浙江廣電發文中提到的還主要是李玟事件。特別提到, 「在節目制作中切實維護公平公正,讓每一位參與者都得到尊重」。
所以說浙江廣電調查的主要是公平公正事件,尤其是李玟是否受到不公平公正對待問題。當然也包括經濟問題,畢竟這也涉及到公平公正。
既然要調查核實,那麼節目必然要暫時停播。
至于什麼時間復播,那麼自然就是等調查結果了,等官方說明了。
好聲音母公司星空華文也表示,「 全力支持浙江衛視的該決定及行動。本公司及該綜藝節目的相關制作團隊成員將積極配合并提供一切必要協助,以方便調查。我們期待相關部門盡快根據事實和調查得出結果。」
當然,在官方調查結果尚未出爐之際,
制作方和母公司就已經提前做出了行動。
先是制作方燦星文化發出律師聲明,指出網傳的「學員轉身費50萬元」、「學員3000萬元購買冠軍」、「外資本控制好聲音」、「好聲音導師退出」、「賠償贊助商7億」、「工作人員被帶走」等都是謠言,嚴重誤導社會公眾毒害網絡環境,損害節目形象,將進行起訴。
這其中的一些之前就有,而一些是此后出現的。顯然官方還未對其中一些給出調查結果,制作方就率先辟謠了,又把一切交給了法院。
當然,這樣的辟謠是無用的,因為并不能決定節目是否能夠復播,但是能夠平息一些紛爭,但效果有限。
然后母公司也是再度發文,與制作方保持一致,將針對謠言采取法律行動維權。
與此同時也透露了目前好聲音事件依然在調查中。
面對滿天飛的各種消息,制作方和母公司自然不能坐以待斃,畢竟受到最大沖擊的更有股票。短短十幾個交易日,股價跌去80%,市值蒸發400億左右,如此損失,自然讓母公司早已急了。而就在辟謠之后,股價還是有所反彈的。
所以,制作方和母公司的再度回應,起到了一定效果。
但是不管制作方,還是母公司,都并未對李玟事件做出任何有效回應,所以這樣的辟謠顯得無力。
如今,《中國好聲音》要復播,無疑也是透露了一個重要訊息,那就是好聲音的調查有可能即將結束,官方或許將會給出調查結果。
除了股價暴跌,節目的停播,對于贊助商們來說也是巨大損失。所以越早復播,損失也能降到最低。
2023好聲音播出四期以來,既有老問題也有新問題。
而新問題無疑是這一季大刀闊斧改革帶來的。
第一,導師陣容大換血。
薛之謙、劉憲華、潘瑋柏、周華健組成的全新導師陣容,從曝光之日起就備受爭議,畢竟除了周華健,其他三位都有著各自問題。但不得不說,也都有著各自作用。從2023好聲音播出的四期節目已經很是明顯。雖然這一季導師陣容堪稱最年輕的,但是整體咖位也是最低的。一些導師在節目中的表現更是被吐槽用力過猛。
第二,賽制方面迎來了雙賽道模式。
「盲選賽道」+「明選賽道」,這是賽制方面做出了最大改變,目的是為唱跳服務。可是播出四期以來,這一賽制方面的改變有點雞肋,不僅學員選擇的少,更為主要的是評判的標準依然是「聲音」。不管什麼賽道,作為音綜,首要比拼的必然是「聲音」,而不是什麼形式,即使內容形式再好,沒有「好聲音」依然無濟于事。
第三,海外學員增多。
本季好聲音海外學員大幅度增加,不僅數量增加了,而且質量也提升了,導致目前有多位海外學員都極具冠軍相。當然也是成為一大問題,畢竟這是「中國好聲音」,而不是「國外好聲音」。
除了這三大問題,還有傳統的諸如廣告多,優秀的學員提前淘汰出局令人意難平等。
走過十二年的好聲音,早已成為國民音綜,深入人心,可是在歲月長河中,也是悄然改變了許多,變得面目全非,不再是當初的那個好聲音了。李玟事件等不過是導火索,問題還在于其自身出現了問題,早已是民怨四起。這一次停播,不僅是需要還一個公道,明一個真相,同時也是它的一次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