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先生周末,翻出一張壓箱底的老照片,給想了解香港和李嘉誠的朋友講講關于李超人的一段往事。
說到這張老照片,年代算不上久遠,那是2007年11月底,李嘉誠給當時現場的記者朋友們寫了幅鋼筆書法。
2007年11月 李嘉誠先生題詞我們來看看李嘉誠先生寫的內容 :不疾而速。
李嘉誠題「不疾而速」
李嘉誠的書法,與他做人一樣,干凈利落、不拖泥帶水。
關于這四個字,李嘉誠并未過多解釋,字面意思類似于古人講的「欲速則不達」,做事情不能貪快。不疾如何做到「速」呢?這需要對事物規律掌握到通神的程度,李嘉誠在經商和為人處世上,正可謂是這種境界。
那次訪問(2007年11月),正值李嘉誠把三分之一財產撥入李嘉誠基金會不久,現場的記者朋友們都頗為關心李嘉誠究竟放了多大數目的錢進入基金,不過李嘉誠表示自己不想讓捐贈變成歌功,拒絕透露具體金額。
那年,面對記者們的好奇,李嘉誠只說了這番話:
我跟家里人講,這個基金會要永遠留下,如果我今天離開(人世),基金會只要每年拿30%的收入出來,已經比我現在捐的多得多。
李嘉誠基金會公益捐贈2006年李嘉誠私人究竟撥了多少錢放入李嘉誠基金會,始終是個世界級謎團;這個謎團直至十幾年后的 2018年3月12日才得以解開。
2018年李嘉誠退休前夕,在接受《財新》的專訪中,或許是出于即將退休的輕松,李嘉誠不經意間透露了2006年他私人撥入李嘉誠基金會的數目: 130億美元。
2018年3月 李嘉誠接受專訪原文截圖雖說李嘉誠并沒有透露目前「李嘉誠基金會」最新的資產情況,但根據2006年撥入130億美元、考慮到基金會的高效運作,如今的規模可想而知,這筆巨款將源源不斷地致力于慈善事業。
香港不征收遺產稅,不像某些國家有高額遺產稅,所以李嘉誠等香港華商并不需要像美國富豪那樣成立基金會來避稅。
李嘉誠把基金會當第三個兒子李嘉誠在1980年成立「李嘉誠基金會」,基金會至今已累計對外捐出逾300億元,這之中有大約十億元是在上世紀80年代捐出,有近三十億元是在上世紀90年代捐出。
要知道,當年的1億元與今天不可同日而語,考慮到人均家庭儲蓄和M2供應量的歷年變化,按今天的價值來算,李嘉誠累計捐出的善款至少值上千億元。
上世紀舊報紙1986年6月,有一位老人在與李嘉誠先生會面時,贊許道:「感謝你對國家的貢獻。」
1993年10月,一位長者在與李嘉誠先生會面時,盛贊李嘉誠先生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者」。
蝗蟲嚷嚷再多,也不過是田間的噪音,哪里比得過一聲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