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英國倫敦地產市場的朋友就知道,如今這個地方的地產市場幾乎都被香港富豪給壟斷了。倫敦如今高端的商業物業,背后的老闆幾乎都是香港富豪,比如說李嘉誠、劉鑾雄、林建岳、李文達等等香港富豪都在倫敦有不少的物業。
為何香港富豪都熱衷于投資英國的物業呢?因為英國目前的租金收入還是比較高的,一般投資回報率還可以達到5%以上,而在香港投資同樣的物業,回報率大約只有3%,內地則是更差,一般只有2%的回報率。
如今又有一個香港豪門去英國買樓了,這個家族就是廖寶珊家族。他們家族旗下的廖創興企業花了3億在倫敦買下了一棟大樓,正式成為了倫敦的業主。說到香港的豪門,很多人對這個廖寶珊家族并不了解。
50年代的時候,廖寶珊可是大名鼎鼎的香港西環地王。李嘉誠在發家之前,一直把老鄉當成自己的偶像。因為廖寶珊在香港白手起家,在50年代就坐擁1億的資產。如今廖寶珊家族的掌門人是他的兒子廖烈智。
這個家族可不簡單,他們在中國還有價值百億的物業,旺角的創興廣場、中環的創興銀行中心、德輔道的創業商場、和淺水灣的海景豪宅——富慧閣等物業都是他們的資產,另外上海的高級寫字樓創興金融中心也是他們的資產。光是這些物業每年就可以貢獻至少幾億的租金。
另外大名鼎鼎的創興銀行也是他們創辦的,不過在10年之前,他們把創興銀行賣給了越秀集團,套現了100多億。
1941年,廖寶珊離開了老家潮汕地區來到了香港,最初為了生存,他還在油莊打工。積累了一些經驗跟資金之后,廖寶珊就自立門戶,創辦了自己的米店,經營糧油生意。生意越做越大之后,廖寶珊又投資布匹生意。
50年代,香港房地產市場開始發展,廖寶珊也把自己積累的財富投入到這個行業。這個時候,廖寶珊又認識了東亞銀行的創始人,在對方的幫助下,生意更上一層樓。1948年,廖寶珊成立了廖創興銀行,開始吸納香港潮汕人的存款。廖寶珊又利用這些存款投資香港樓市,獲得巨大的成功。
廖寶珊當時非常聰明,他在香港西環一帶買下了大量的貨倉跟廢舊電器廠,拆卸之后再建成高樓出售,資產迅速暴漲。到了1955年的時候,廖寶珊身家超過了1億,被香港人稱為西環地王。
可是對于廖寶珊來說,成也房地產,敗也房地產。1961年香港樓市情況急轉直下,廖寶珊的地產生意受到了巨大的影響,這個時候市民聞風而來,儲戶擔心廖寶珊出問題,于是紛紛跑到廖創興銀行擠兌。重壓之下,廖寶珊最終倒下,因為血管爆裂而死。
廖寶珊去世之后,他的大兒子廖烈文接手家業。廖烈文成功帶領銀行度過了這次的擠兌危機,隨后又出售資產,穩定住大局。到了1972年的時候,廖烈文又帶著銀行成功上市,成功東山再起。
到了1994年的時候,廖烈文又成功把地產生意跟銀行生意分拆上市。當年父親做生意非常激進,廖烈文風格則完全不一樣,他一直非常小心翼翼。在他的努力之下,到了2006年的時候,銀行的資產已經高達630億。之后為了淡化家族的影響力,廖烈文決定把銀行的名字改為創興銀行。
廖烈文的弟媳也是不簡單,她是香港有名的停車場女王,多年來在香港投資了眾多的停車場,然后再靠著這些停車位收租賺錢,個人身家也是高達100多億。
另外他的侄女廖偉芬也不簡單,她是香港的咖啡女王,經營著香港第三大的連鎖咖啡品牌。不得不說廖烈文一家人都非常厲害。
廖烈文如今也已經從掌門人的位置上退下來,把家族公司交給了弟弟廖烈智。廖寶珊當年總計有7個兒子跟2個女兒。廖家也是香港的頂級豪門,不過因為他們比較低調,所以認識的人不多。其實香港真的是一個臥虎藏龍的地方,類似廖家這樣的隱形豪門還有非常多。
這也是為何劉鑾雄說香港富豪都被大大低估,一方面是香港富豪人數都被低估了,另外一方面是香港富豪的資產也是被大大低估了。有人說香港身家超過10億的人可以從中環排隊到銅鑼灣,這真的一點都不夸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