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一美女」鐘楚紅近況曝光:丈夫去世16年,63歲無兒無女,曾經的一代女神,如今活成了這樣……
2023/05/07

前不久,「香港第一美女」鐘楚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組在戶外游玩的照片。

逛公園、喝咖啡,衣著休閑,頗有少女心。

不少網友看到這些照片后,有些唏噓:

記憶中的白月光還是老了。

如今63歲的鐘楚紅,相比過去的頂級神顏,確實變了一些,但你要說現在的她不算美,我第一個不服。

在香港電影群星閃耀的20世紀90年代,流傳著一句話:

「再發發不過周潤發,再紅紅不過鐘楚紅。」

可想而知,當時的鐘楚紅在香港影壇是什麼位置。

彼時正值娛樂圈的「野蠻時代」,美并沒有被具象化,大家都擁有獨特的不可替代性。

而鐘楚紅代表的,正是野性美女。

李敖曾說:「瑪麗蓮·夢露如果活著,大概就是鐘楚紅的樣子。」

所以,鐘楚紅便多了一個「香港夢露」的美譽。

一頭蓬松的大波浪,一雙嬌媚的大眼睛,一顰一笑,皆是萬種風情。

放到現在的審美來看,她不白、不幼、也不瘦,但渾身散發著熱烈奔放的健康美,無人能及。

這也正是應了那句話:

「漂亮和美人中間,有條無法逾越的鴻溝。」

鐘楚紅出生在香港一個普通家庭。

父母經營了一家小服裝店,生意做得馬馬虎虎。

因為爸爸性格軟弱,賬目管理不當,所以看似風光的小店,一年下來也沒掙到幾個錢,甚至連一家人的溫飽都顧不住。

後來,媽媽又生下了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日子過得越來越拮據。

于是,懂事的老大鐘楚紅就擔起了小家長的責任。

她白天上學,晚上回家要照顧弟弟妹妹,等他們睡著后,還要幫爸爸看一會店。

和爸爸相反,鐘楚紅的性格很直爽,有什麼就說什麼。

一次在看店的時候,她發現員工有欺瞞的行為,當即就跟他們吵了起來。

等到鐘楚紅再長大一些,她就在外面找些零工做,掙來的錢全部拿來貼補家用。

在街坊四鄰看來,鐘楚紅是求之不得的好孩子,不僅懂事孝順,還聰慧漂亮。

原本,父母并沒有覺得自己的女兒有多出眾,但是夸贊的話聽得多了,還見過有男同學來店門口悄悄看女兒,久而久之,父母也覺得或許靠顏值吃飯也是一條出路。

在當時,香港小姐選拔的熱度,不亞于十幾年前的「超女快男」。

鐘楚紅的媽媽在電視上看到比賽,于是在女兒高中畢業后就偷偷給她報了名。

鐘楚紅知道后也沒什麼意見,去就去唄。

只不過,家里人也沒抱什麼希望,畢竟其他女孩都有才藝在身,只有鐘楚紅沒什麼特長。

可沒想到的是,鐘楚紅往那一站,即便什麼都不做,就很招人喜歡。

鐘楚紅一路過關斬將,殺到了決賽。

最終,因為穿不好高跟鞋導致了一點小失誤,她止步三強,以第四名的成績結束了比賽。

照理說,前三名一定是各大公司最搶手的簽約人選,但鐘楚紅這一屆的情況卻不一樣。

從比賽開始到結束,鐘楚紅的熱度一直是最高的,還被觀眾評為「最美港姐」。

所以,在比賽結束后,香港各大演藝公司都向她拋來橄欖枝。

由于一個偶然的機會,圈中前輩劉松仁看到了鐘楚紅,他覺得這個女孩子是有發展前景的。

于是,在貴人引路下,鐘楚紅憑借《碧水寒山奪命金》正式出道。

影片一經上映,很多導演都注意到這個表現出彩的新人。

雖然演技生澀,但是誰能抵得住這張美艷的臉蛋呢。

次年,鐘楚紅搭檔周潤發在《胡越的故事》中飾演一對情侶,隨即一炮而紅。

接下來的幾年,鐘楚紅跨過了上升期,直接迎來了演藝事業的巔峰。

《男與女》里,她是那個悲慘的偷渡者孟思晨;

《秋天的童話》里,她是那個天真的留學生李琪;

《伴我闖天涯》里,她是那個愛得含蓄的死者妹妹李雪頤;

後來的《縱橫四海》更是成為香港影壇不可超越的經典。

她飾演的紅豆身上那股可愛又不做作的勁兒,讓屏幕前的每一位觀眾都直呼好愛。

可以說,那個時期的香港演藝圈,處處都有鐘楚紅的影子。

入行11年,拍了60部作品,5部影片獲得台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三度獲得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但遺憾的是,她始終與影后差了一步。

這使得「霞玉芳紅」四大女神之中,鐘楚紅是唯一一個沒有獲得影后的人。

雖然鐘楚紅對此謙虛地表示:「沒得獎,就說明我的演技還有欠缺。」

但其實很多人都明白,她差的可能就是那麼一點點運氣吧。

事業處于鼎盛期,代表作也不少,許多人都以為,影后獎杯早晚都是鐘楚紅的囊中之物。

但誰都沒想到,《縱橫四海》就是她留給影壇最后的倩影。

在不缺美女的香港娛樂圈,想要和鐘楚紅合作的男明星,能排好幾條街。

與鐘楚紅合作過的劉德華曾表示:

「鐘楚紅是我心中最合適的妻子人選。」

張國榮也扛不住她的美:

「就算她表現得不夠完美,有些小瑕疵,但是看到漂亮的她,你就會選擇原諒。」

鐘楚紅身邊圍繞的全是富豪和當紅男星,不過她壓根不吃那一套。

1984年,球王貝利和鐘楚紅合拍廣告,貝利對這個中國女孩一見傾心,甚至想帶她回家,但她直接拒絕了。

也有富豪出500萬元,只為了和她共進晚餐,但鐘楚紅不屑地說:

「有錢有什麼了不起,有錢解決不了一切,難道我沒錢嗎?」

要知道很多女明星在資本面前根本沒有話語權,可鐘楚紅不同,她壓根不稀罕跟他們談條件。

拒絕了球王,拒絕了天王,拒絕了富商,不少人都等著看她的野心到底有多大。

可所有人都錯了。

1991年,也就是她息影的那年,突然宣布了婚訊。

男方竟然是談不上帥,也不能算富的朱家鼎。

一時之間,外界的質疑聲四起,為了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男人放棄事業,值得嗎?

其實,倆人的故事,要追溯到1987年。

當時,因為拍攝一部廣告,廣告創意師朱家鼎第一次親眼見到鐘楚紅。

鐘楚紅不愧是大眾情人,看到她的那一刻,朱家鼎就淪陷了,他用僅剩的清醒提醒著自己,她是大明星,你倆不會有結果。

所以,那時的他只是把鐘楚紅當成女神,想通過努力一點點靠近她。

不得不說,朱家鼎的才華和在工作中散發的人格魅力,很能戳中姑娘們的好感,沒想到也就是這點戳到了不輕易打開心門的鐘楚紅。

鐘楚紅記住了這個男人,而另一邊朱家鼎只要拍攝廣告,就會邀約鐘楚紅,即便這樣會超出預算很多。

久而久之,兩個人的交流多了起來。

從最開始的噓寒問暖,到後來的無話不談,鐘楚紅只要給他發消息,朱家鼎一定是秒回。

一天,鐘楚紅在工作的時候突然感覺不舒服,助理趕忙將她送往醫院。

她本想只是老毛病,打幾天點滴,休息休息就好了,但沒想到這次事情嚴重,醫生死活不肯放她走,建議她盡快手術。

她害怕了,但是不知道與誰分擔。

沒想到,第二天朱家鼎突然出現在病房門口。

他喘著粗氣,滿頭大汗,顯然是跑著來的,著急地說:

「我今天早上給你送早飯,發現你家沒有人,我向你的鄰居打聽,才知道你昨晚被送到醫院了。

「這是我給你買的早飯,都是你平時愛吃的,快趁熱吃了吧。」

他遞過早餐,猶豫地擠出一句:「讓我照顧你吧,我怕別人不夠細心。」

就這樣,兩顆小心翼翼的心,終于靠在了一起。

戀愛中的兩人,跟普通情侶沒什麼不同。

他會每天堅持給她買早飯;會用相機記錄她的一顰一笑;會在她最需要自己的時候第一時間出現......

別人都以為,鐘楚紅拒絕富豪巨星是在等待更好的人選,卻沒想到在鐘楚紅心里,一切平淡的小事勝過鑲著金邊的甜言蜜語。

兩人經歷了4年愛情長跑,在1991年邁入了婚姻殿堂。

那段時間,只是因為一個結婚息影的決定,讓鐘楚紅受到了不少爭議。

丈夫朱家鼎看在眼里,他暗暗發誓一定不能對不起她的這個選擇。

為了讓鐘楚紅過上公主般的生活,他白天努力工作,晚上回家還會幫她分擔家庭瑣事。

婚姻幸福的女人其實很容易看出來。

婚后偶爾露面,鐘楚紅的臉上總是掛著甜蜜的笑容。

在鐘楚紅35歲那年,兩人終于有了自己的孩子。

不過,在一次產檢后,發現竟然是宮外孕,而且發現的時候月份已經比較大了,拿掉這個孩子,鐘楚紅就不能再懷孕了。

面對這個處境,朱家鼎想都沒想就說:

「只要能保住我妻子身體,孩子無所謂。」

手術后,鐘楚紅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接受這個結果,朱家鼎便推掉所有工作,專心在家照顧妻子,每天變著花樣地逗她開心。

有時候,也會在夜深的時候跟她談心:

「醫學越來越發達,沒準幾年后我們就又能有寶寶了。

「你養好身體最重要,哪怕真的沒有孩子也沒關系啊,生孩子那麼痛,我不忍心看你受罪。

「這輩子有你一個就夠了,你就是我的小朋友。」

隨著時間的療愈,鐘楚紅漸漸走出陰霾,可是上帝卻好像沒有停止玩笑。

就在這個家又回到小兩口的甜蜜之時,朱家鼎又因為肚子痛被送往醫院。

檢查結果確診:大腸癌。

鐘楚紅泣不成聲,朱家鼎反過來安慰她。

可惜事與愿違,朱家鼎的病情發展得很快,治療使他暴瘦,卻也沒能阻止癌細胞的擴散。

他擔心自己走后沒人照顧妻子,就對鐘楚紅說,之后要找一個更好的男人。

鐘楚紅哭著說:

「我不嫁,多好我都不再嫁,這輩子我就你一個丈夫。」

就這樣,朱家鼎睡在她的懷里,再也沒能起來。

丈夫離世后,鐘楚紅整個人瘦了一大圈。

親朋好友都勸她,朱家鼎在天上也不希望看到她這樣,好好生活下去,他才會放心。

這之后,她試著走出來。

她邁出自己畫下的圓圈,結交新朋友、研究做飯、養養綠植、拿起相機記錄身邊的美好。

她開了幾次影展,展現她眼中的世界。她成為一名畫家,一幅畫作能賣到幾十萬元,劉嘉玲的家里就掛著她的作品。她愛上旅行,體驗不一樣的人生,看不一樣的風景。

雖然現在在鐘楚紅偶爾公開的生活照下,經常有人評論道:「歲月還是沒能饒過紅顏。」

但我從不覺得,自然老去的美并非什麼不堪。

不化濃妝,不會修圖,任憑歲月的痕跡爬上眉梢,她根本不在乎是否變老,只想活在當下。

丈夫離世那年,鐘楚紅47歲,現在16年過去,她還是一個人過日子。

很多人開導她,希望她重回銀幕,希望她再遇到一個愛她的人,她卻說:

「美好的時光很短暫,但用一輩子懷念,足夠了。」

是啊,關于歲月的故事,經歷過就好。

而接下來的余生,心里裝著他,向前走,別回頭。

AD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