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眾香港豪門二代、三代紛紛到了北京開會,其中有人是第一次來,有人則是來了很多次。何超瓊第一次當選政協常務,李嘉誠兒子李澤鉅卻選擇卸任了。李澤鉅已經當了四次,前后長達20年的時間。
李澤鉅說自己已經創造了港人擔任政協常務的最長時間紀錄,是時候放下了。在卸任之后,李澤鉅未來也將全力回歸商界,他肯定把更多心思都放在家族生意上面。不得不說李澤鉅做生意也真的是一把好事。
李澤鉅離開北京之后,回到香港立刻就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旗下兩家旗艦公司2022年的財報,其中長和賺了366.8億,長實賺了216.8億,兩家公司合計賺了500多億。
這兩家公司如今的總市值不到3000億,可是去年的總利潤卻已經高達500多億了,這可是實打實的利潤。從這個角度,你就知道李嘉誠家族的財富到底被低估了多少。因為財富榜都是按照市值來計算財富的,他們家族控制的兩家上市公司市值都被低估了。
可是很多人可能會想一個問題,既然公司如此能賺錢,為何市值卻被大大低估呢?如果真的如此能賺錢,肯定很多人搶著去買李嘉誠家族公司的股票才對。
可是事實上這才是真正的資本市場。比如說在A股,最賺錢的公司是什麼,肯定就是銀行,有人計算過一個數據,A股市場上面全部的銀行占了所有上市公司總利潤是好幾成,可是A股的銀行股們卻幾乎是萬年不動,股票波動是非常小的。
資本市場去炒作一個公司,往往是更加看重概念,說白了就是講股市,比如說過去追電商,然后就是共享經濟的改革,還有如今的新能源汽車。為何互聯網公司就可以給幾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市盈率,傳統的公司就只有幾倍的市盈率,這就是典型的問題所在。
李澤鉅如今接班5年,他跟父親一樣,并不在乎這些事情,他們只關心自己公司的運營情況,負債率高不高,利潤有多少,未來的發展方向在什麼地方等等。
李澤鉅父子如今在這兩家公司的持股都在9成左右,大部分的股份都在他們手中,炒家也是不會進去的,因為炒家拿不到足夠的籌碼,市場上投資李嘉誠家族公司的人,也是那些穩健的股民,每年拿著等分紅的,基本上都不會輕易賣股票的。
對于李澤鉅自己來說,如今股價被低估,他反而是可以繼續增持。當年李嘉誠為了發展,曾經出讓了很多股票去融資。後來公司發展起來了,李嘉誠家族其實在公司的持股并不多。于是他們這些年一直利用股價被低估的情況在增持。
過去三年他們一直在小幅度密集增持。李澤鉅接班5年,至少已經為家族賺了3000多億,這可是實打實的利潤。李澤鉅也是再一次證明了自己,他的成功絕對不僅僅是靠了父親。
李澤鉅絕對是一個非常穩健,而且非常有大將之風的生意人。李嘉誠對兩個兒子也是絕對了解。李澤鉅性格穩健所以合適守業,李澤楷更加獨立一些,所以合適去創業。所以李嘉誠也安排兩個兒子,一個守業,一個創業。這樣也是風險分散,同時又可以解決一山不容二虎的問題。
如果李澤鉅跟李澤楷一起在公司工作,那麼難免就會有矛盾出現,所以李嘉誠這個安排也是非常聰明的。李澤鉅為人低調,他不喜歡在媒體上發言,這可不代表他的能力不行。
不得不說李嘉誠真的教了兩個好兒子。李嘉誠教育的觀念也是值得很多人學習。李澤鉅跟李澤楷很小的時候就必須自己坐公交車去上學,十幾歲就被送到外國去讀書,在外國讀書的時候,他們還得自己去兼職賺生活費跟學費。畢業之后他們就開始工作。
李澤鉅跟李澤楷不說別的,這麼多年來他們都沒什麼陋習,這一點就超越了很多豪門二代。李澤鉅如今坐的車都是父親坐過的二手車。李澤楷的座駕也不過是奧迪而已。
不得不說李嘉誠教育方面真的厲害。如今李澤鉅接班五年了,李氏商業帝國也是發展得更好了,未來他們家族真的有機會富到很多代人,成為全球的超級隱形豪門。等到李嘉誠完全隱退之后,你就不會在財富榜上看到他們家族的名字了,因為他們的全部資產都歸入信托基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