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曾評價陳道明:「他是一個只肯在戲里低頭的人。」
但這話不是貶低,而是贊揚。
陳道明是個清高的「君子」,謹守演員本分,
既不參加撈錢綜藝,也不曾借用自己那極高人氣,去做那作威作福之事。
心高氣傲的他甚至不會向圈內的「大腕」妥協,讓步,凡有不妥之事便會仗義執言。
他是如此坦蕩,但這份坦蕩,卻總容易讓某些人心生厭惡。
他的坦率與正直,讓許多內心陰暗者,在第一時間就生出了厭惡。
原因無他,太陽的陽光實在耀眼,
而他們這些在陰暗中生存的蟲豸,卻是最見不得光的。
于是他們便開始瘋狂地對陳道明詆毀造謠,
甚至不惜用盡極大的人力物力,來調查,可能存在于陳道明身上的那一絲黑料。
在2023年,他們還花費巨大代價,以請來知名爆料者「懂瓜呱」來幫他們站台。
彼時「懂瓜呱」講得信誓旦旦,說某四位女星,曾給一位大佬級的演員,當過多年小三。
他雖然什麼都沒明說,但這種故弄玄虛的說法,卻是最容易讓人浮想聯翩。
在所謂爆料出現后,網友們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姜文,馮紹峰以及陳道明。
後來又用排除法,將不夠正經的姜文與咖位太小的馮紹峰接連排除。
雖然此后的「懂瓜呱」并未再爆料什麼,但僅剩的人選卻讓答案呼之欲出。
「陳道明咖位大,實力強,又正經,前段時間在抖音,我還看過爆他黑料的視訊,所以我尋思,陳道明就是‘懂瓜呱’口中的那位主角。」
按理說,懷疑一旦滋生,那麼事件必定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但陳道明卻絕非常理之人。
縱使其周身有數以千百萬計的流言與蜚語,
可一到陳道明的身前,就成了一道道荒唐且可笑的謬論。
淤泥想去玷污太陽?即便到了如今的二十一世紀,這樣的笑話卻仍有些超前。
的確,陳道明絕非完人,在行為上仍有著些許瑕疵,
可若論起藝德,縱觀整個娛樂圈,又有幾人能夠指責?
他雖有極負盛名,但他從不會用這份名氣來欺壓后輩,更不會在某些場合,公然耍起大牌。
就像是陳道明在采訪前說得那樣。
「我只是一個演員,一個普通人,沒什麼了不起的。」
陳道明是如此的謙卑與坦蕩,而在幕后生活中,則更是如此。
雖然有錢有名,但陳道明卻并不會揮霍享受,
對他而言,一碗蛋炒飯,或是一份普普通通的土豆絲,就已經是人間極美。
在生活上,他的確跟普通人沒什麼不同,
唯一不同的是,陳道明會在閑暇時,頻繁地關注那些公益活動。
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是陳道明在第一時間為災區捐款十萬,這數額雖少,
但陳道明卻親自趕往災區,為那些災民們提供幫助。
即便累得四肢酸痛,陳道明也沒有一句怨言,他心中所想,唯有救人一事。
也許有人會在陳道明的捐款數額上挑刺,說他的善舉遠比不上那些動輒百萬千萬的大慈善家。
的確,陳道明捐款的數額少,但架不住他的公益次數多啊。
作為一個熱心腸的人,陳道明總是樂意為社會奉獻自己,也不圖求什麼回報。
有時他會隱秘地趕往小縣城,幫助當地的醫院與病患們解決憂慮,
有時他又會跋山涉水地趕往偏遠地區,用正確的方式,來改變當地落后的經濟面貌,以及思想教育。
若非當地人從公益照片上,發現了位置并不算起眼的陳道明,恐怕他的大小善舉,將很難為人所知。
據一些有心者統計,
陳道明光是一年的公益行為,就有高達兩位數之多,
其中支出,又何止百萬千萬?
但有意思的是,
舍得在慈善事業上花費成百上千萬的陳道明,
卻不「舍得」為自己的女兒陳格買一個僅有萬把塊的包包。
這樣的他無疑是高尚而耀眼。
而在女兒陳格的教育上,陳道明也是會這般要求,
雖然這份要求,遠沒有對自己的那般嚴格。
「我對你只有一個要求,你不能去犯錯。」
除此之外,陳道明對女兒陳格幾乎可以說是有求必應。
在陳格童年時,她特別喜歡糖人跟面點。
于是陳道明便收拾了間屋子,專門給女兒騰了個做糖人跟面點的「工作室」,
還在閑暇之余,貼心地為女兒準備了份「琴棋書畫」的學習套餐。
為了能讓女兒能夠好地實現愛好,陳道明還去學習,那在外人眼里極為幼稚的傳統手藝,還因此,時常被同行詬病。
但陳道明在意嗎?為了女兒的健康成長,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再者說,學習傳統文化并非是可恥的事,相反,陳道明還總會以此為榮。
在陳道明的庇佑下,女兒陳格成長得,積極又陽光。
唯一讓陳道明苦惱的是,一向聽話的女兒,竟開始有了些叛逆期。
不知何時起,女兒陳格開始喜歡上了奢侈品,
還想讓陳道明給她買個幾十萬的包包,到朋友中間顯擺。
這樣的請求,不出意料地被陳道明給拒絕了。
「您捐款每次都動輒幾十萬乃至幾百萬,可您卻連個小小包包,都不愿給女兒買。」
彼時的陳格滿身怨氣,十分不理解身價已數十億的陳道明,為何會在意這般「便宜」的小包包。
可陳道明卻是有考量的。
陳道明的確在之后買了個LV的名牌包包,但這并不是給女兒的,
他打算認認真真地去仿造一個包,來送給女兒。
當時的陳道明是這麼教導女兒的。
「一個人,一個真正有氣質有修養的人,絕非奢華的外物就能裝點而成的,而是內在的本真。」
陳道明的話語警醒了陳格,
自此以后她再也不提什麼奢侈品的需求,而是全心全意地在充實著自己的內在。
在陳道明的教育下,陳格學會了自尊與自強。
二十一歲那年,她憑借自己的努力,進入市藝術團,成為一名越劇兼舞蹈演員。
至此,她正式踏足娛樂圈,
即便這一路的發展充滿苦與淚,但自強的陳格也絕不愿借用父親的影響力。
當然,陳道明本人也不會去幫助女兒,更不會隔三岔五地捧她。
在他看來,自己的女兒是一個獨立的人,應該有自己的選擇跟辨別能力,她需要為自己負責——沒人會幫她。
在同期星二代都穿金戴銀,好不風光時,
唯有陳格在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往上奮斗。
從《北洋水師》中的小小配角,到越劇《玉蜻蜓》中的主演之一。
陳格的努力得到了回報,而她也能在人前驕傲地宣稱,
如今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
陳道明在往日種下的種子,終于在今日結出了果實,就像陳道明過去那樣。
陳道明是國內最有實力,且最有「德行」的老戲骨之一,舉手投足間都有著種莫大威能。
但又有幾人知道未成名前的他?
出道時的陳道明是有實力的,但想在娛樂圈混得開,你光有實力還不行,還得有能讓人禮讓三分的背景。
可惜,那時的陳道明卻沒有背景。
因此,他在進行拍攝時,總會被劇組安排成一個無足輕重的龍套角色,雖說他演得不錯,但也跑了整整七年龍套。
這期間不是沒有所謂的劇組高層對陳道明拋出橄欖,但話里話外都是「潛規則」的他們,卻讓陳道明眉頭緊皺。
他認為,自己的事業,必須得由自己的努力造就,而非他人的「施舍」。
在這七年里,陳道明不斷用努力來支撐自己的演員夢想。
白天他在劇中龍套,下午便跑到某商店打著零工,到了晚上,幾乎筋疲力盡的他,又咬著牙自我提升,去學習被書本記錄的演藝知識。
雖然這日子過得很苦,但每天都能得到提升的陳道明,卻開始有了盼頭。
因為演技水平「質」一般的提升,讓本是龍套的陳道明,「升職」成了劇組的演員,并在1984年正式主演了人生的第一部影片《今夜有暴風雪》。
此片一經播出便大獲成功,
尤其是陳道明在影片中的形象,只是看一眼,便讓人記憶深刻。
而后又憑借這份人氣得到了張建民導演的看重,
說什麼都得讓小有名氣的陳道明,去出演影視劇《末代皇帝》中的主角溥儀。
這一決定在當事人看來無疑是步臭棋,但陳道明卻用實際行動擊散了人們質疑。
僅播出了半年時間,陳道明就憑借「溥儀」這個角色,拿下了「飛天獎」的最佳男演員,
甚至還一度靠著《末代皇帝》的熱度,躋身成了當之無愧的「頂流」。
他再也不是那個跑了整整七年的龍套,而是一顆被眾人擁簇的「明星」。
人都說盛名會蒙蔽人的雙眼,但陳道明卻顯然不是如此。
作為一名演員,他深知演員的本分,與演員無關的事他都不會去做。
即便某綜藝給他開出天價出場費用,但恪守演員本分的陳道明,卻很少參加綜藝。
他是一個演員,心中所求也只有演戲,即便再多的財帛,也無法動搖他內心的堅持。
據知情者透露,陳道明除了時常會做一些公益行為外,剩下的時間都被陳道明拿來磨煉演藝事業,也不亂接戲。
他表示,作為演員的陳道明對個人和劇本要求極高,
他不允許自己荒廢演技,也不允許自己接粗制濫造的劇本。
「一年就一部好了。」
陳道明對精品的執著,幾乎到了令人發指的程度。
而事實證明,陳道明的做法沒錯。
自《末代皇帝》開始,陳道明的作品無一不是高口碑,高質量的,幾乎見不到一部「殘次品」。
這縱觀整個娛樂圈都是絕無僅有的,
試問,有幾位同期的老戲骨,能做到像陳道明這般高潔?
他們大多為利,利字一來,一些人甚至不惜拋棄藝德。
能像陳道明這樣嚴于律己的優秀演員,真的不多了。
作為一名演員,陳道明恪守演員本分,全心全意地在發展演藝。
而在這種情況下,他還嚴于律己,有著極其出眾的藝德。
倘若這樣的演員能再多一些,那娛樂圈又怎會是如今這般臭不可聞。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