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匯率持續下降,讓李嘉誠在歐洲的產業價值縮水了不少,1歐元在十年前可以兌換1.6美元,但是現在已經兌換不到1美元了,這也就意味著李嘉誠的幾千億資產將會被套在歐洲。
不得不說,李嘉誠現在確實是進退兩難,他旗下的電能實業、長江實業、長江基建等公司在歐洲都有布局,更主要的是,李嘉誠在歐洲投資了水利、電力、電訊、石油、地產、港口等等,這些資產達到了幾千億。
隨著歐元匯率下降,這些資產的價值也跟著蒸發,如果用歐元來計算的話,似乎沒什麼損失,但是如果用美元來計算的話,結果可就讓李嘉誠吃不消了。
我們知道,李嘉誠的根基還是在中國香港,他不可能將資產一輩子都留在歐洲,但是李嘉誠需要盡最大可能實現利益最大化,然后將這些資產轉移回中國,但是現在李嘉誠已經被套住了,因為他如果賣掉這些產業,就需要兌換成美元,而匯率下降就會讓他兌換的美元變少,但是如果李嘉誠不套現,那麼未來他的損失可能更大,所以他現在非常矛盾。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李嘉誠選擇在2008年投資歐洲這個做法是錯誤的,他當初認為歐洲的生意很穩定,尤其是基建生意,但是他忽略了基建的生意會受到經濟的影響,同時李嘉誠也低估了國內的經濟發展,因此他才會面臨現在的局面。
其實李嘉誠在2008年的時候應該投資中國制造業,那一年巴菲特就投資了比亞迪,如今比亞迪股票大漲,巴菲特也賺了幾十億美元。但是李嘉誠從2008年開始,就陸續拋售國內的房產,然后到歐洲投資,根本沒有想到投資國內任何的生意。
因此從目前來看,李嘉誠也不是永遠的勝者,他也有失誤的地方,他現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如何讓自己在歐洲的資產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