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李修平做出了一個驚天動地的決定——和丈夫失婚。這一決定讓她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也換來了另一種生活。
多年后的今天,李修平是否后悔當年選擇「脫單」?一個從未實現母親心愿的女人,又將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
李修平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一旦提起央視女主播,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這個溫文爾雅的女士。
李修平的從主持生涯可謂坎坷又意外,但她憑借堅韌不拔的性格,終于實現了從一名普通學生到央視女主播的逆襲。
1963年,李修平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蘭州家庭。為了減輕家里負擔,她的父親不得不外出打工,李修平從小就跟著母親生活。
每年父親只能回家一次,因此她十分期盼父親的到來,總問母親什麼時候冬天到。父親回家時,會帶她逛公園、買禮物,這成為她童年最美好的回憶,為讓父母團聚,她立志當老師,這樣就能帶著父母在一起生活。
但李修平三次大學聯考都未通過,原來的夢想化為泡影。母親開導她,幫她度過消沉時期。聽說北京廣播學院要在本地招生,她決定抓住最后一次機會。
李修平刻苦訓練,終于被錄取。大學期間,她勤奮學習,表現出色,獲得了在央視實習的機會。
為父親驕傲,是她此時最大的心愿。可惜,父親還是沒有見到她事業有成的那一天。李修平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父母對她寄予厚望,希望她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李修平在家中排行最小,哥哥姐姐都在本地上學,她是第一個離開家鄉求學的孩子。離開家之前,父親留給她的紙條一直激勵著她努力學習,樸素做人。
在廣播學院,李修平過著枯燥乏味的基礎訓練生活,但她堅持不懈,知道這是成才的基石。
大四時進入央視實習,羅京等前輩給了她很多幫助,讓她適應快節奏的工作。1989年10月13日首次出鏡,她緊張到嗓子眼,但終究是出色完成了。
多年來,李修平用沉穩大氣的風格感染觀眾,她說播新聞也是一種與觀眾交流。2015年退休后,她創立公益組織,為聽障兒童籌款。
李修平希望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帶動更多人加入公益事業,李修平的人生歷程充滿坎坷,她始終不屈不撓,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失敗。
李修平的學業有些坎坷,可是老天也沒有打算放過她,在感情中李修平也沒有這麼順利。
李修平出生在一個傳統的家庭,從小就聽父母的話。她的父母非常重視女兒的婚姻大事,一心想要女兒早日成家。
李修平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也不想違背父母的意愿,就默默地接受了父母的安排。父母從熟人介紹了一個對象,讓李修平去相親。
相親對象叫范宇,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工程師。見面的當天,李修平特意穿上最正式的裙裝,想給對方一個好印象。
見面后兩人進行了愉快的交談,李修平發現范宇工作穩定,性格也很成熟穩重,覺得是一個不錯的人選。經過幾次見面,李修平也接受了這個還不錯的男人。
婚后,李修平繼續在甘肅電台工作,她的事業正處在上升期,工作也越來越忙。新婚的丈夫范宇對妻子的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沒有過多干涉她的決定。
可這樣的生活也讓范宇感到空虛寂寞,夫妻之間缺乏交流,生活平淡至極,幾年后,范宇看著身邊的朋友都生了孩子,覺得時候也到了,就提出想要個孩子。
但李修平已經沉浸在事業中,覺得現在的生活很好,直接拒絕了丈夫的要求。范宇對妻子的決定很失望,他不能忍受這種枯燥乏味的生活,最終還是提出失婚。
失婚后,李修平更加專注事業,在央視任職多年。父親生病期間,她都很少回家看望,一心撲在工作上。
直到有一天,母親打來電話說父親病重了,李修平這才急忙趕回家。然而父親已經奄奄一息,最后只來得及見女兒一面就離開了人世。這成為李修平一生的遺憾,也讓她意識到家庭和親情的重要。
42歲那年,李修平在一次聚會上認識了比她大10歲的張春賢。張春賢是一位商界精英,他欣賞李修平的職業素養和堅強個性,主動追求她。
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兩人終于走到一起。婚后的生活,李修平和張春賢都會努力工作,但也會花時間陪伴對方。
李修平曾想要個孩子,但考慮到年紀太大可能有風險,張春賢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現在60歲的李修平已經退下來在家,她學會了平衡家庭和事業,會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和第二任貼心的丈夫張春賢在一起,李修平過上了平靜幸福的生活。雖然第一個婚姻以失敗告終,但李修平也從中獲得了人生的啟示,享受著現在的團圓時光。
人生起起落落,哪有人會一直低谷呢?雖然李修平前期學業感情都不太順利,但是好在她的努力,可以讓她的工作順心。
李修平的主持生涯可謂注定般地與央視結下不解之緣。實習結束后,央視希望她留下,但她決定回甘肅電視台工作。
19歲的李修平考入北京廣播學院播音系,這個專業對口音和標準發音要求極高。李修平天生嗓音清脆,文筆流暢,但要當一名出色的播音主持人,僅僅依靠天賦是遠遠不夠的。
于是,她開始刻苦訓練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課余時間,同學們或打球、唱K,或逛街購物,李修平卻總是一個人趴在桌子上,反復朗讀稿件,錄音復聽,然后找出不足之處,琢磨如何改進。
大二時,演講課老師發現了李修平的努力,看好她的潛力,就寫了推薦信,讓她到青島電視台實習。
李修平欣然接受了這個難得的機會。為時三個月的實習,使她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台風都有了質的飛躍。
回到學校后,她在演講課上的表現令同學們刮目相看。大家都說,她將來必成大器。
大三下學期,李修平得到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央視要從各大播音系高校選拔實習生,表現優秀者可留用。
李修平立即報名參加選拔,她深知這是實現播音夢的絕佳機遇。面試中,李修平隨機抽取的報紙上全是枯燥的文字廣告。
但她憑著導播課上學習的朗讀技巧,念出了韻律,讓人眼前一亮,最終李修平以極高的分數脫穎而出,成為入選的4人之一。
六個月的實習時間一晃而過,李修平勤奮敬業,深受領導喜愛。畢業前,台里多次勸她留下來工作,但她想先完成學業,婉言謝絕。
大學畢業后,李修平收到央視的聘用函,同時上海台和家鄉甘肅台也搶著要她。李修平選擇回到蘭州工作,一方面可照顧父母,另一方面也可在本地台積累經驗。
兩年后,央視用人之急,終于用調令強迫李修平回京報到。甘肅台舍不得李修平,但無可奈何。李修平只得依依惜別,再次來到熟悉的央視大樓,開始全新的征程。
領導見她業務能力出眾,果斷安排她主持《新聞聯播》。李修平感到焦慮,這個崗位責任重大,稍有閃失就前功盡棄。
但她化壓力為動力,以敬業精神投入工作。通過勤學苦練,她很快適應了新聞台的工作節奏,并在直播中發揮出色。
1989年,李修平第一次亮相央視熒屏。20多年來,她成為業界典范,口誤從未出現過。2005年和2007年,她兩次獲得央視年度優秀主持人。
2009年,李修平連續多年零錯漏口獲得「金話筒獎」,成為國民級明星主播。李修平的成功反映了一個普遍真理:面對機遇,選擇奮斗,我們就能實現更高的成就。
李修平平和穩重的風格深受觀眾喜愛。2015年,52歲的她告別一線,退居幕后。退休后,她積極投身公益事業,成為公益界的表率。
李修平的人生道路充滿了坎坷與艱辛,她在職業與家庭之間做出了艱難的選擇。盡管她選擇放棄了事業的巔峰和擁有自己的孩子,但換來的卻是另一番真正的幸福。
我們不應妄下判斷,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道路和選擇都各有不同。李修平的故事更多地在提醒我們,成功并不僅限于事業和家庭,真正的幸福來源于內心。
那麼她此時此刻是否獲得了幸福呢?這一點我們無法臆斷。因為幸福是每個人內心的感受,外人很難評論。李修平是否真的沒有遺憾,我們無法得知。但愿她此時此刻心中填滿快樂吧。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